交通運輸 / 正文頁
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典型案例
發布時間:2021-11-09

一、綜合類

(一)甘肅省國道 212 線、省道 306 線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推薦單位:甘肅省交通運輸廳)。

1.項目概況。

甘肅省國道 212 線、省道 306 線途經甘肅省 7 市(州)15 縣,涵蓋了西北高原、山地和丘陵區典型地形地貌特征。國道 212 線全長 684.5 公里,為二級公路;省道 306 線全長426 公里,由二級和三級公路組成。實施前,臨水臨崖、急彎陡坡、長下坡等路段存在防護短板;部分平面交叉口行車秩序不規范,交通沖突較為突出;穿村鎮、學校等路段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交織,交通通行環境復雜;途經多個自然保護區和風景旅游區,交通量大,提高安全保障水平的需求十分迫切。地方經濟基礎薄弱,現有設施安全保障能力不足,部分路段面臨較高安全風險。

1.實施方案。

堅持“安全、有效、經濟、實用”的原則,基于不同路段交通特征、既有設施條件和面臨的安全風險,進一步完善了交通標志、標線和護欄等交通安全設施:

①充分考慮既有防護設施再利用,通過采取補強、完善、替換等措施,提升了路側危險路段的防護水平;

②通過視線誘導、速度控制、增強路面摩擦系數等措施, 提高了急彎陡坡路段的交通安全保障能力;

③通過明確路權、交通渠化、環島等處置技術,降低了平交口的交通沖突;

④村鎮、學校路段設置標志、標線等設施,開展路容路貌綜合治理,加強管理監控,加強了對行人出行安全的保障。

⑤在完善交通安全設施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應用新技術、新設施,在貨車制動失效多發的連續長陡下坡路段設置貨車制動安全預警系統,實現貨車制動器溫度的不停車實時監測與反饋,增強了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的實施效果。

2.工作成效。

實施效果:項目實施后的風險評估結果顯示,Ⅳ級、Ⅴ 級高風險路段基本消除,交通事故風險指標大幅下降,其中G212 線降低 56%、省道 306 線降低 59%。交通通行環境明顯改善,公路的服務內涵進一步拓展,行業工作理念得到提升, 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得到了沿線群眾的好評。滿意度調查結果表明,92%以上受訪者認為公路環境更加美觀,85% 以上受訪者認為行車安全感增強,80%以上認為安全保障水平提升,95%以上對實施效果非常滿意或滿意。

示范效應:依托示范項目建設,協同公安、安監等部門的多方合力,甘肅省形成了適合本地自然、經濟條件和交通特征的公路安防技術手段,組織編制了《甘肅省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實施技術指南(試行)》,形成了管理、技術、組織保障體系和省市縣三級聯動建設機制,提升了實施技術水平,為后續實施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二)河北省 G101 線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推薦單位: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

1.項目概況。

國道 G101 線河北段全線為一級/二級公路,全長 117 公里,涵蓋了越嶺路、平原微丘路、單個或連續急彎路、積雪冰凍區、村莊、鄉鎮、城區路、風景名勝區路等多種地形地貌和區域。經排查評估,國道 G101 線存在 6 個方面的安全風險,一是過村鎮路段的無序交通;二是長大縱坡的低指標設計;三是各類平交道口的交叉點;四是服務設施不滿足出行需求;五是部分交通安全設施設置不規范;六是局部路段安全運營存在隱患。

2.實施方案。

山區長大縱坡綜合治理,采用將平交道口改為立體交叉;設置停車區或觀景臺;設齊各類交通標志;設置避險車道;拆除路側原示警墩,改為纜索護欄以及積雪冰凍路段防滑治理等方法開展改造工程。

平交道口綜合整治方面,采用增加轉彎專用車道、增加視距和信號燈控制;改造交叉類型,合理設置標志標線,降低風險;高速公路、旅游景區平面交叉渠化改造以及主線與鄉村道相交處施劃停車讓行或減速讓行標線等手段。

3.工作成效。

實施效果:工程通過增設防護設施,有效地減小了事故損失,降低了事故死亡率。對比實施前后的公路風險等級變化情況,增設防護設施后,高風險路段比例大幅度下降,公路安全風險得到了有效控制。據評估,實施后 G101 的公路風險統計,Ⅳ、V 級路段安全隱患全部消除,公路風險降低為 I 至 III 級。

示范效應:2016 年,河北省作為交通運輸部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示范省,通過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示范工程, 建立了一套整體性強、系統完善、監管有力的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體系,及時預防公路安全事故的發生,形成了具有冀北山區地域特色的公路安全生命防護技術手段和措施。河北省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示范項目的主要做法,總結為“三個結合、三個創新”。

“三個結合”包括:安全設施與交通秩序管理結合;公路安全與養護機制改革結合;公路安全與美麗鄉村規劃結合。“三個創新”包括:理念創新,提了“因地制宜、系統完善、注重預防、安全有效、成本合理、服務群眾”的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實施理念;工藝創新,使用經濟型 SMA(ESMA) 路面。在省道承赤線路面大修中,上面層全部采用經濟型SMA 路面結構;材料創新,利用玻璃纖維紗、玻璃纖維紡織物、纏繞樹脂、石英砂等作為主要材料,使用玻璃鋼標志、融雪防冰劑(KTL)等新型材料。

(三)山東二級公路設置“2+1”改造工程(推薦單位:山東省交通運輸廳)。

1.項目概況。

早期,山東省修建了一批寬度 16 米的二級路,由于不同車型之間動力性能差異較大,超車需求強烈,因此容易出現逆向借道超車,或是硬路肩違規超車等嚴重安全隱患。山東省對部分二級路采取優化橫斷面布置,改造設置“2+1 車道”,間隔提供超車車道等方法,用以解決二級公路速度差大的超車需求問題。

2.實施方案。

山東省選擇 S210 煙鳳線戰場泊至 S306 海萊線段等二級公路作為安防工程創新實驗路段,通過偏移道路中線,壓縮部分硬路肩寬度,設置超車道,并在超車道前后設置行車道漸變段,施劃中心雙黃線,設置凸起路標,同時在 1000 米、500 米、200 米處,同步配套增設車道數增加和減少的指示標志,規范超車行為。創新設置了形象的圖形化警告標志和建議速度標志,做到路況提前預告、速度有效控制,實現積極引導,縮短了駕駛員的判斷反應時間,提升了主動安全。增加標志警示效果, 將急彎路段的線型誘導標從藍底白圖案更換為黃底黑圖案; 利用中央分隔帶的寬度,設置安全島,把道路左右兩個半幅的人行橫道錯位設置。

3.工作成效。

山東省通過在二級公路設置“2+1”車道,將傳統控制、管理需求的方法上升為引導需求的技術手段,既可減少違規超車的不安全行為,又提高了通行效率,實現了安全指數和通行效率雙提升,充分解決了車輛駕駛員超車難的問題。另一方面,圖形化警告標志實現了從管理要求到使用需求的轉變;從靜態速度管理到動態的速度告知的轉變;從被動防控到主動引導的轉變。

二、組織實施類

(四)新疆 G217 線獨庫段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推薦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運輸廳)。

1.項目概況。

“G217 線 K920+000--K955+000 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 項目設計路段總長度 35  公里,該路段橫跨天山山脈,為山嶺重丘區,海拔高度 2400-3206 米,設計為山區二級公路。該路段標志有局部欠缺、不規范等情況存在;部分路段路側防護等級不足,部分路段路面標線存在模糊不清、開裂、脫落,標線失去引導交通流功能等缺陷。由于特殊的自然環境、道路技術狀況、車輛行駛的情況和交通管理現狀,該路段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另受氣候及山區地質條件影響,部分路段山體表面風化較嚴重,塌方、碎落等公路災害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行車安全。

2.實施方案。

該項目選擇以現場勘測和排查結果為基礎,針對主要風險因素,合理采取技術措施,針對性處治。

完善隧道交通安全設施。針對隧道內保溫層壓縮了隧道的建筑限界的情況,在信息提醒標志板面中增設限寬標志; 針對隧道出入口段均為急彎,且隧道內為長直線的情況,在隧道出入口翼墻增設隧道出口急彎告示標志、太陽能誘導標;同時增設隧道標線、照明設備以及反光環等。

完善沿線標線,重新施劃行車道邊緣線、減速震動標線以及行車道中心標線。

完善路側防護設施,于涵洞兩側增設二(B)級波形梁護欄,合適位置采用外展型波形梁護欄。同時,采用混凝土修復,利用原有護坡基礎;于路基沉陷段新建下擋墻防護以及扶壁式擋墻,用于抵御自然災害。

3.工作成效。

實施效果:G217 線 K920+000--K955+000 段沿線安防工程的實施,充分考慮國道 G217 線(獨庫公路)旅游公路的特殊性,在不破壞原有生態環境的情況安裝安防設施,既提升了隧道段行車環境的安全性,極大的改善了道路交通環境,有效的減少了安全事故的發生,提升了國道 G217 線旅游公路行車安全。

示范效應:本項目實施過程中,應用了太陽能誘導標、隧道反光環等新技術新工藝。太陽能誘導標能夠全天候滿足各種道路使用者的信息視認需求,彌補了傳統反光標識雨霧天、逆光下的諸多缺陷,有效避免駕駛員因視線不清導致的各類交通安全隱患,能夠有效降低交通安全事故。隧道反光環的安裝與使用清晰了隧道的輪廓,既醒目又漂亮,有效改善了行車誘導效果,充分提升了行車安全度和美觀度;同時降低了隧道照明耗電量及運營成本,更為環保。這些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對今后安防工程實施起到了參考與借鑒作用。

(五)云南大理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推薦單位:云南省交通運輸廳)。

1.項目概況。

云南地處高原山區,普通道路多為越嶺、沿河線,客觀上坡陡彎急長下坡,臨崖臨水普遍。受歷史原因和資金條件限制,平縱技術指標彎道超高和加寬、視距、路面抗滑性能等多項指標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同時隨著交通流量日益增長,超速超限情況嚴重,普通公路混合交通,平交道口多, 公路集市化、路域環境差等客觀不足,給公路安全服務帶來嚴重壓力。

對關巍二級公路 K0 ~K21 越嶺段、躍龍二級公路K30+050~K30+200 處、大麗二級公路山區路段、G214 線K2401+153~K2432+353 線、老 214 國道南澗縣境內無量山段等重點路段實施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

2.實施方案。

改造工程中,針對路面抗滑和超高橫坡缺陷,調整橫坡并加鋪 SMA 抗滑路面;針對急陡過村鎮路段提升防護等級, 增設鋼筋混凝土護欄和波形鋼護欄;同時,爭取了地方政府的支持,為確保路基行車寬度不被侵占,路肩外少量征用土地,將路側防護設置在公路限界處;結冰路段加鋪 SMA 抗滑路面和施劃振蕩標線;增設振蕩標線、凸起式分道標線;加強標志牌。為提升寬容性能,將兩側邊溝加蓋承重蓋板;以警示角度加設振動標線和誘導標牌、完善了部分警示標志牌。為降低部分路段橫向干擾、違規跨越車道、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采用波型鋼護欄將原雙實線警示分離提升為中央物理隔離并輔以設置警示標志、爆閃燈、振蕩標線、中內分道體等措施。在設計安全性評價中提示交警部門有責任實行限速,并加強交通秩序的管制。

3.工作成效。

通過充分收集、評估所轄公路的安全隱患,建立相應的數據庫。綜合考慮人、車、路、環境各項因素,針對問題多指標綜合考慮提高公路安防水平措施,分析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形成了重點突出、統籌兼顧的處置方案。通過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積極主動牽頭,聯動當地交警、安監、政府等部門,合力推進工作質量和效率。通過開展事后評價工作,充分總結經驗、交流做法、深入應用、及時糾偏,不斷進步, 逐步形成有規則、有質量、重效率的工作程序。工程實施后, 運行一段時間回訪交管部門,無重大事故發生,評價效果較好。

(六)湖北神農架林區 S472 盤徐線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推薦單位:湖北省交通運輸廳)。

1.項目概況。

S472 盤徐線位于神農架林區,為山嶺重丘區二級公路, 神農架林區 5 條省道之一,是連接神農架林區松柏鎮和宋洛鄉的主要干線。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起點為林區松柏鎮盤水,止點為林區宋洛鄉,全長 21 公里。主要包括:波形鋼護欄、示警樁、線形誘導標志、道路安全警示標志等。

2.實施方案。

險要路段設置鋼筋砼護欄;小半徑彎道與視距不良路段采用誘導標、急彎、反向彎道等警告交通標志;特殊路段設置鋼筋砼護欄,加裝反視鏡;高路堤且視線良好地段采用波形梁鋼護欄;6 米以上路堤采用加強型波形護欄;長大下坡路段設置振蕩標線和標牌;平交路口對車輛、行人作合理分離、導流等采用交叉口渠化設計以及不良危險路段采用削方減載+修建擋土墻等方式展開綜合治理。

3.工作成效。

項目實施過程中,按照“安全、有效、經濟、實用”的原則,強化責任、強化部門間協作配合,統籌做好公路安全防護工作,成立了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領導小組,并納入政府績效考核。

安全防護工程項目實施中,結合林區經濟發展情況,采取綜合技術措施進行整治,詳細進行安全普查,避免了盲目設防和過度設防。有效采取綜合技術整治措施;詳細進行安全普查,避免盲目設防和過度設防,并在全省山區公路首創了“在急彎防撞墻安撞各種顏色的廢舊輪胎”的安保措施。

增強工程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區分輕重緩急,先解決安全風險等級高的路段,最大限度的降低交通事故損失,全面提升公路交通安全保障水平,為今后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也為同類項目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

三、技術創新類

(七)河南省濟源市 S240 濟鄧線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

(推薦單位:河南省交通運輸廳)。

1.項目概況。

濟源市 S240 濟鄧線山區路段始建于上世紀 90 年代,為雙向兩車道,二級公路,全長 13km,該路處于太行山深山叢林之中,高差大、地勢險,地質復雜,路坡陡彎急,長大陡坡路段達 13.37km,高差達 500 多米,臨崖路段占比達到70%。由于交通流量大,重載車輛多,前期修建標準低、安全防護設施不健全,自建成通車以來,因各種隱患引發諸多交通安全事故。

2.實施方案。

項目針對主要風險因素,結合交通量、道路狀況、路側環境、事故數據,采用“主動引導、被動防護、全時保障”的處置方案,并在可能條件下就地取材以降低造價。

在隧道洞口前、急彎、急彎陡坡、連續急彎、長下坡、過村、交叉口和接入口等重點路段增設標志、警示漫畫,全線施劃熱熔凸起標線。

于懸崖及高風險路段設置鋼筋混凝土護欄,低風險及風景優美路段設置波形梁護欄,波形梁護欄端頭增設紅白相間的防護設施,并對靠山體側排除危石、掛網防護和栽植耐旱植物。

在長下坡、急彎、連續急彎、急彎陡坡、隧道洞口處, 增設震蕩標線、彩色防滑路面等減速抗滑設施和線形誘導標、突起路標等視線誘導設施。

于長陡下坡路段行車道外側增設避險車道 2 道,于山區段起始及中間位置設置剎車降溫池 2 處,于風景優美的合適位置設置停車休息區 2 處。

對沿線的 8 座隧道,洞外安裝隧道進口標志、太陽能黃閃燈、路網運行監控攝像頭,敷設彩色防滑路面;洞門墻設置全覆蓋立面標記,隧道口設置鋼筋混凝土護欄過渡段,施劃減速震動標線。洞內安裝球形反光凸起路標,太陽能 LED 頻閃燈和反光環,以提升隧道內亮度和安全性能。

3.工作成效。

實施效果:通過實施生命防護工程升級改造,該路段交通事故發生率大幅下降,有效阻止40 余起車輛墜崖事故, 成功“守護”100 余人生命,被譽為“救命工程”。在保障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的同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

 

通過改造,當地開辟出旅游、文化等多方面服務平臺, 帶動了旅游業的發展,增加沿線群眾的就業機會,豐富和完善了當地的交通網絡體系,有效促進了河南省、山西省經濟協同進步。

示范效應:S240 項目的實施,為河南省同類項目提供了示范,省內組織開展現場觀摩,就該項目省級改造的實施手段與方法進行了交流學習,有關經驗與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廣應用。

(八)安徽省銅鑼寨等隧道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推薦單位:安徽省交通運輸廳)。

1.項目概況。

為進一步加強公路隧道安全運營監管,不斷提升公路服務水平,安徽省公路管理局以六安市公路管理局為依托,對2015 年構建的“安徽省干線公路管理隧道及安全監測平臺” 進行升級,將平臺中的省級隧道安全監測部分與 BIM 技術進行結合,建立基于 BIM 的安徽省隧道安全監測平臺,更好的實現對隧道的安全監測工作。

2.實施方案。

基于BIM 技術的安徽省隧道安全監測平臺以新建BIM 平臺為基礎,結合原有安徽省隧道管理平臺基礎實現監測模塊

(包括視頻模塊升級、火災模塊升級、環境模塊升級、交通指標模塊升級、燈狀態模塊升級、風機狀態模塊升級、異物檢測模塊升級、電量檢測模塊升級)的二次開發,同時結合用戶實際需求新增突發事件功能、預案上傳功能、統計功能。升級后,實現了所有監測指標的三維具現化,既可通過漫游的形式對所安裝的監測設備進行一一查看,也可通過監測狀態模塊對所有的預警指標進行查看。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集成原有平臺的基礎和用戶的實際需求,為安徽省的隧道安全運維和決策提供支持。

為更好發揮監測平臺的作用,對隧道安全設施開展整治,增設反光(發光)誘導標識、洞口彩色路面與防撞墊; 安裝隧道口異物、二客一危、隧道火災報警、隧道口結冰(氣像)、積水、隧道環境檢測(CO/VI、風速、溫濕度、光亮度)等檢測設施,安裝光電車道指示標、隧道遠程廣播、隧道抗疲勞燈等設施設備。

3.工作成效。

實施效果:基于 BIM 技術的安徽省隧道安全監測平臺、斑竹園隧道、青楓嶺隧道、銅鑼寨隧道與火車站隧道項目已完工并進行交竣工驗收,通過觀察,在滿足實時采集選定隧道狀態參數指標數據、數據處理、存儲、數據遠程傳輸要求基礎上,該系統的數據采集傳感單元具有兼容性高,低成本可復制等優勢。

該系統的使用,對隧道數據傳輸方式提出了建議,實現了隧道狀態參數的實時感知,及時預警,準確反映隧道狀態變化,確保了感知數據的準確性,數據傳輸實時性以及數據傳輸穩定性。

示范效應:該項目在隧道安全運營監測指標體系、隧道安全運營監測預警模型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隧道安全運營監測預警系統的軟硬件集成。運用大數據流程,將分散、多樣化的狀態感知監測主數據通過標準化、質量清洗,集成及監控等操作進行優化,提升、挖掘主數據的應用價值。在BIM 環境中實現監測數據的可視化,可大大提高監測信息的可信度,降低信息理解難度,提高事故處理效率,對相關系統的產品化和后續推廣具有重要意義。

(九)新疆 G315 線 K1286+500—K1830+100 段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推薦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運輸廳)。

1.項目概況。

G315 線部分路段為山嶺重丘區三級公路,彎道較多, 緊靠山體、河道,高差大、縱坡長,局部視距不足,車輛轉彎速度過快或車輛超載時容易沖出路基,且重型車輛較多,長距離連續下坡頻繁制動容易造成剎車失靈,事故多發。經評估,該路段為 C 類路段。

2.實施方案。

針對沿線道路較窄并且沿線彎道較多,易發生車輛偏離車道撞擊路側護欄的實際情況,于內側設置緊急停車帶,加寬彎道處的橫向寬度; 更換原 B 級波形梁拆除更換為RG-SA 型旋轉防撞桶式防撞護欄;在進入彎道前方設置減速標線,恢復路線中心線;在右側車道按照一定的間距設置彩色抗滑磨耗層,為汽車提供更大的制動力;將右側限速 40 的標志牌移動,強制車輛進入彎道前進行減速。其中, RG-SA 型旋轉防撞桶護欄采用“一柱四欄”方式,通過加強立柱和護欄的性能及安裝方式,分解汽車撞擊力,有效防止汽車穿越防護欄,從而有效地減輕交通事故造成的后果。同時,對原有避險車道結構型式進行論證并改造, 對制動床長度不足的問題,沿實測縱坡給予延長處理;挖除已板結硬化的制動砂床進行了重新鋪筑;在避險車道末端設置集料堆、廢舊輪胎等消能設施;在制動車道與服務車道間設置柱式輪廓標,并將制動車道兩側輪廓標的反光器顏色設為紅色,以避免失控車輛的駕駛員誤把服務車道作為避險車道使用。

3.工作成效。

該段沿線安全防護設施的設置,對交通環境起到了極大的改善。一是提升了安全度,自2017 年 G315 線 K1372+935 處新疆溝橋橋頭旋轉桶式防撞護欄實施至今,未發生過車輛沖出護欄的交通事故,大大提高了該段的安全性能。二是提升了美觀度,該段護欄的樣式比較新穎,顏色比較亮麗,值得大力推廣。三是自 2017  年 G315 線 K1358+100 處避險車道改建至今,已經有 5 次失控車輛駛入該避險車道,實現了失控車輛的緊急避險及有效救援,避免了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十)江西宜春組合式波形梁鋼護欄設計與運用(推薦單位:江西省交通運輸廳)。

1.項目概況。

通過探索安全性能高、簡潔美觀、施工方便、造價低廉的護欄建設模式,于 2018 年創造性設計了一款新型組合式鋼護欄:“組合式波形梁鋼護欄”,即混凝土組合式中央分隔帶護欄。該新型護欄由雙波板、立柱、橫隔梁、混凝土板以及鋼筋等五部分構成。

2.實施方案。

為探索新型中央分隔帶護欄標準段的防撞能力,江西省宜春市公路管理局與院校合作研究,組建課題研究小組,通過建立四種有限元模型,從導向性、加速度、車輛—護欄橫向動態偏移量三個指標入手,分別利用小型客車、中型客車、中型貨車對組合式波形鋼護欄標準段防撞等級進行試驗研究。研究發現分設波形梁護欄、組合式波形梁護欄、混凝土護欄各自具有不同的優缺點。根據綜合考慮比選,選定了組合式波形護欄,該護欄具有占用行車寬度較小,視線較好, 安裝簡單方便,造價相對較低等優點。

3.工作成效。

實施效果:課題小組在對組合式波形鋼護欄進行改良后,通過多輪仿真試驗發現護欄橫向動態偏移量滿足要求, 護欄導向性能良好,最終改良的組合式波形鋼護欄已達到SBm 級防撞能力,但由于 49 噸大貨車初始動能大,波形護欄無法通過自身變形完全吸收初始動能阻擋半掛車穿越中央分隔帶,因而不具備抵御 49 噸半掛車的防護能力。2018年 7 月,課題組根據委托出具了《組合式波形梁鋼護欄仿真碰撞試驗技術報告》。

示范效應:該方案已運用至宜春市袁州區、萬載縣、上高縣、豐城市、高安市、奉新市、靖安縣、宜豐縣等百余公里一級公路中央分隔帶的建設當中,現已全部投入使用,驗收完畢,運作良好。與此同時,該方案具有施工工藝簡單, 安裝快捷,施工工期短,造價相對較低,外形簡約美觀等獨特優勢,已成為宜春市一級公路一條靚麗風景線,更是筑牢安全防護的“生命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 高清欧美色欧美综合网站|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午夜激情影院综合|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精品女同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区 |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 久久天天日天天操综合伊人av|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下载|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少妇熟女久久综合网色欲| 欧美亚洲综合色| 色综合天天综合|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婷婷成人丁香五月综合激情 |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欧美自拍另类欧美综合图片区| 女人和拘做受全程看视频日本综合a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66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下载|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天天久久狠狠色综合|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久久 | 日本一道综合色视频| 青青综合在线 |